林光清,出生在泸县云龙镇葛藤湾村6社,14岁的时候,因使用电锯不当发生意外,导致右手残疾。残疾使年幼的林光清无比自卑,随后辍学。回家后过着靠父母供养的生活,在家呆了4年,同时也受了4年异样的眼光。远离初心的林光清思考了很久,决定外出打工。
外出务工离家去,归来已是不惑年
初入社会的林光清凭着自己的一股干劲,拜师学艺,搞装修,开始的时候装修师傅都不愿意收他为徒,因为他手部残疾,学成之后的装修技术,粉刷技术难免会比别人差一些,林光清通过自己积极努力和良好的表现,装修师傅为之动容,最终还是教给了他房屋装修技术。在房屋装修这条路上林光清一干就是10余年,帮助家里减轻负担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小家。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林光清不想这样一辈子打工,他放弃熟悉的工作带着妻女返回云龙老家,回村发展养殖业。
投身创业屡碰壁,坚持初心建“贵清”
2000年,林光清在本村规划的养殖小区租了3 亩土地,建起养鸡场,鱼塘。2012年,云龙镇引进系列企业,由于企业选址冲突,林光清的养鸡场被占用。综合考虑后,林光清在葛藤湾村租用5 亩土地,发展养殖业。这一次,他把目光放到经济效益更高的生猪养殖上,新的养殖房经过大半年的修建,顺利完工。2012年底,养殖场投入使用。
一切从零开始。为了学习养猪经验,林光清向养了10 多年猪的前辈请教,逐渐掌握了基本的饲养技巧后没有系统培训学习养殖的先进经验和养殖技术便投入生产养殖。本以为踏上正轨的他又一次败给了现实,林光清的猪场出现各种突发问题,连连亏损,最终以失败告别养殖行业。经过思考观察与妻子商量后决定投身制衣行业,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在专业的制衣厂里学习制衣技术。2017年林光清在云龙镇大水河村创建了自己的制衣厂,取名“贵清制衣厂”,2019年因场地原因,迁址至云龙镇达康社区商贸街西街。
风雨之后见彩虹,带头致富记心间
目前,贵清制衣厂已帮助20多名就业困难户和两名残疾人解决了就业问题,服装厂不仅管饭,还实行计件多劳多得,并且为员工购买了五险。一名职工一个月最高收入可达4000元,最低也有1500元。服装厂还定期举办实操技术与理论知识培训。
未来三年,林光清的目标是帮助解决30名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和10名残疾人就业问题,打造云龙镇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林光清说,这样能帮助到一家三代人,残疾人不依靠父母养活,自己有了收入,下一代生活也有了保障。不仅如此,林光清还打算依托工厂,开展农村残疾人孵化创业平台,鼓励他们自己创业,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林光清说,希望制衣厂能带给员工们家一样的感觉,让他们快乐工作与生活,希望有朝一日,把残疾人就业创业连接起来,通过宣传引导,帮助更多的残疾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证明自我。